[關於國際大賽之音樂人才] --- 林仁斌
讓我先講一個真實的勵志故事:
2014年,來自韓國廣域市,曾就讀於里昂高等音樂院(CNSMDL)以及巴黎高等音樂院(CNSMDP)的韓國青年長笛演奏家「金宇彬」(KIM, YuBeen),以17歲的年紀獲得瑞士日內瓦音樂大賽二獎(首獎從缺),以及當年度最佳觀眾獎(Audience Prize)與最佳年輕觀眾獎(Young Audience Prize)。
這還不是他的最高成就,隔年2015年,他再接再厲,拿下了捷克「布拉格之春」國際長笛大賽首獎,這時候的他年僅18歲。
音樂一路上他曾追隨多位名師:在韓國時期的 Soyoung Lee 與 金昌國。到了法國之後在里昂與巴黎兩個高等音樂院的 Philippe Bernold , Claude Lefebvre and José-Daniel Castellon等教授,都給他極大的啟發。
那為什麼今年「金宇彬」(KIM, YuBeen)沒有出現在日本神戶長笛大賽呢?
(上圖)因為2016年起,他接替了著名女性長笛家 Silvia Careddu 在 柏林音樂廳管弦樂團的長笛首席職位(Konzerthausorchester,該樂團之首席指揮是指揮大師 Iván Fischer ),他已經達到了每一位年輕音樂家的夢想~成為歐洲樂團的長笛首席!
而長笛「金宇彬」(KIM, YuBeen)接任柏林音樂廳管弦樂團長笛首席已經一年,他當然不再需進行這種超人般的國際大賽行程來尋求機會,已經可以專心投入職業演奏的生涯~不斷地演奏各式各樣的音樂,也開始被各大音樂節邀約獨奏演出~而今年的他才20歲,令人稱羨。
影片就是「金宇彬」於布拉格之春國際長笛大賽,現場精采無比的 C.P.E. Bach 長笛協奏曲演奏實況:
------
P.S.
題外話,Silvia Careddu 已經確定2017年九月份開始,要進入維也納愛樂擔任長笛獨奏者,正式成為長笛界天堂組的超級幸福成員~
-------
[什麼是專業?]
曾有專家們提出邁向成功的慢功夫:「一萬個小時」定律,亦即在妳喜歡的項目中,至少花一萬個小時奠定基礎,才是邁向專業之路。
看著國際音樂比賽,不斷地「英雄出少年」(先舉例這次日本神戶大賽中的六位總決賽者,有兩位年僅16歲,分別是韓國與中國大陸。),而我們台灣同學大多埋首於「全人教育」,有唸不完的書,當然進不去這樣要求極端高水準的比賽決賽。
從不否認念書也是一種專業,但相較於這些國際音樂界的少年英才們,10-11歲就立定志向,16-18歲在國際大賽大放異彩,如果不能早早立定志向,在這條路上至少花上慢功夫「一萬個小時」以上的鍛鍊,又怎能期待我們會有下一個曾宇謙呢?
------
明天6月3日,就是神戶大賽的總決賽,六位參賽者需要演奏兩首曲目:
1. W.A.Mozart : Rondo D-dur K.373b (Anh.184)
---本曲無指揮,演奏者需展現自己帶領樂團的領導能力。
2. A.Jolivet : Concerto pour Flûte et Orchestre à cordes
--- Jolivet 的長笛與弦樂團協奏曲,更是每一位長笛演奏家技術的試金石,一曲奏下,演奏技術優劣立見的超高難度曲目。
神戶長笛大賽一路比下來已經進入第四輪,我們可以看出來現代樂壇對於比賽演奏者的要求越來越嚴苛:
從第一輪無伴奏的兩首曲目,需要赤裸裸展現對於音樂以及高難度演奏技術的駕馭,再到第二輪以及第三輪越來越富變化與深度的曲目演繹,還有必備的現代音樂技術~可以說必須練到沒有死角,才有機會進得了最終一輪。
明天,新的國際賽得獎者又將誕生~裡面照例沒有台灣選手。
我們該思考什麼?
這點,應該不需要我來告訴大家了
by 阿斌老師
留言列表